Unbending Notes

博客随笔(51)“博客”词义与语义的差别及防止滥用之我见

sz1961sy 发表于 2004/7/7 16:12: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引言】
    方兴东先生在2004年7月7日11:15:31发在博客中国上的《何为博客?(更详细的定义和解释) 》一文(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36419.html ),尽管是作者 《博客 :e时代盗火者》一书第二章第一节内容节选,但是笔者觉得距今为止关于英文Blog及其派生词与中文“博客”一词译义在表达中仍然有很多欠准确的表述: 本文贴也作一些从词义与语义角度上差异作一些解释,同时也举一个笔者认为是“滥用”了“博客”一词的最新例证。与大家共同探讨。

    【如何理解词义的组合问题】
     2001年11月22日 安徽电大王德寿老师撰写的《语言学概论疑难问题解析之六:如何理解词义的组合问题》—文对词义组合的问题作了很好的描述:
     一、词义组合的特点
  词义组合就是词按一定规则搭配在一起构成句子时产生的词义之间的组合。词义是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具有概括性的特点,也就是说,词义通过概括性把特殊的、复杂的现象变成一般的、简单的东西,使之成为人们认识现象的一种工具,用来指称现实中个别的、特殊的现象。这一认识过程如用公式表示就是:个别→一般→个别,即词义通过概括使个别转化为一般,使之成为工具,人们再用这一般性工具来认识个别。我们研究词义的组合正是研究词义从一般到个别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复杂的现象。
  词义虽然具有概括性,但词语一旦进入句子,就不再是抽象、概括地泛指事物,而是同具体的特殊的现象相联系,具有具体的指称对象,即从“一般”回到了“个别”。言语交际中,人们谈到的现象往往都是个别的、特殊的,如张三指着桌子上的一支钢笔说:“我喜欢这支钢笔。”这句话中的“我”、“喜欢”、“这支”、“钢笔”几个词的意义都比它们作为词汇单位所具有的意义更具体了。这里的“我”不是泛指“说话人”,而是指说话的“张三”。“钢笔”也不是泛指“笔头用金属制成的笔”,而是特指就在说话者面前的某一支具有一定形状和色彩的具体的笔。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词汇单位中每个词的词义是从具有不同个性的一类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而在组合使用中的词义则是将词义的一般性还原成具有个性的意义内容。
         二、词义组合的条件
  词义的组合是通过词语的搭配(组合)来实现的,这种组合不是任意的,词语之间的搭配不但要受到语法规则的支配,而且还要受到语义条件的限制。词语搭配的语义条件限制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不外以下几方面:
  1、 词语的搭配在语义上要受到现实现象之间的实际关系的制约
  语言中有些词语和词语的组合,如“桌子读小说”、“牛儿在说话”等,它们虽然符合汉语语法“名词+动词+名词”这样的组合规律,也能够表达语义,但语言中之所以没有这种说法,是由于这种组合不符合语义的组合条件,因为它们违反了客观现实中的实际情况。
       2、 组合起来表达的语义要具有一致性
  这一条件要求进行组合的词义内容不能存在矛盾对立性。如“我母亲没有子女。”这样一句话,虽然符合汉语语法规则,但所表达的句子意义难以成立。因为“我母亲”与“没有子女”的词义组合是相互矛盾的,如果这位母亲没有子女,那么句子中的“我”是这位母亲的什么人呢?说话人只能是那位母亲的子女,因此这句话中前半句和后半句的语义内容是不相容的,不符合语义表达一致性的要求。  
       3、词语的搭配要符合社会习惯,即符合习惯用法的要求
  词语的搭配虽然要符合现实现象之间实际存在的关系,但是语言毕竟不是现实本身,如何表达现实中实际存在的关系,语言可以有自己的特点。每种语言中都有一些词语搭配的习惯用法。这种习惯用法最突出地表现在同义词的使用上。一组同义词基本上表示同样意义,词语之间意义差别不明显,但有些同义词在使用上却习惯于分别与固定的另外一些词语相搭配,彼此不能混用。如汉语中“改善”常与“关系、生活、条件”等搭配,而“改进”则常同“工作、方法、技术”等词搭配,一般不能乱搭配。
    另外,语言中还有一些看似不合情理的搭配,但人们却一直就这样说。如汉语中的“恢复疲劳”、“打扫卫生”、“养病”等就是。
    4、词义的组合要受到语义系列中其它成员的制约。   
    语言中的词虽然数量巨大,但词与词之间都是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的,处于同一语义系列中的成员,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如“吃”这个词,北京话中“吃”的对象只限于固体食物,只能和表示固体食物的词语搭配;而上海话中的“吃”的对象除了固体食物之外,还包括流体食物、液体饮料(如“吃粥”、“吃酒”等),甚至还有气体(如“吃烟”等)。...总之,语言中词语与词语的搭配,也即词义的组合是有一定的规则的。这些规则使语言中的每个词都具有了自己的使用特点和组合条件,了解和掌握词语的语义组合规则,可以使我们更恰当地进行词语搭配,从而更准确地表达我们的思想。语言中有些不合理的句子,毛病往往就出在词义的组合方面,如“金色的阳光从云缝中露出笑脸”,“小马咪咪叫”等就是由于词语的搭配违反了语义组合的条件。
        三、词义与语境
  任何一种语言交际活动都是具体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的,都离不开什么人说,对谁说,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以及说什么事情等,这些因素的不同,都会影响到人的言语行为和表达方式。人们把使用语言时的这些环境,称作语境。语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语境指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语的前言后语所形成的语境,又称小语境。广义的语境是指人们进行言语表达时的具体环境,它除了包括狭义语境外,还包括与人的言语表达行为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身份、环境气氛、社会背景等,因又称大语境。
    语境对词义理解究竟有哪些影响呢?归纳起来,大概有如下几种:
  1、有助于确定词语的确切意义
    词义概括的是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词所代表的是一类事物,离开语境而孤立存在的词语,只有抽象、概括的意义,但词语一旦进入特定的语境后,就具有了特定的意义。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和听话人正是根据言语交际中的具体上下文和行为环境来判断言语中使用的词语的意义的。如甲对乙说:“请把书递给我”,这里的“书”就不仅是泛指“装订成册的成本的著作”这个意义,而是确指听话人与说话人都明确知晓的、有具体所指的那本书。
    2、语境常使言语产生言外之意,起到“言内意外”的表达效果
  在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中,原来字面上没有的意义,有时也会因为语境的存在而能够为听者所理解和接受。如在开着车窗的公共汽车上,甲对坐在车窗边的乙说:“今天真冷。”这句话单从字面上理解,可能只是陈述一种自然现象,但如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甲说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可能是让乙把车窗关上。
    3、使词语发生语义转变,产生临时语义
  词义在特殊语境作用下,往往会发生多种转变,最常见的是使词语意义向相反方向转变,而这其中又以词语感情色彩的转变为最常见。如孙犁《荷花淀》中写水生妻子等人去寻丈夫不着归来时的心情是:“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失望,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在这里“狠心贼”成了几个女人对自己丈夫的昵称。
        语境使语义发生转变,并不总是向反义方向转变,在有些语境中,语义也会发生其它转变,使词语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意义。如“天外有天,人上有人”这个俗语,这里的“天”和“人”都不再是原有的意义,不是实指某处的天空和某个具体的人物,而是增加了一层新义:“天”指更高的境界,“人”指更有能力的人物。词语的转义现象往往发生在专有名词上,如“当代包公”、“二十世纪的陈世美”、“阿Q们”等专有名词一旦受到一定语境的影响,都由原来特指的意义转变成为泛指的意义。上举例子中,“包公”转义为指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的清官,“陈世美”转义为指忘恩负义、抛弃前妻的丈夫,“阿Q”则转义为指陶醉于精神胜利法的人。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词义和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语境对词义有着多方面的影响,词义在语境之中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因此,我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要充分考虑语境对词义的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效地使用语言这个交际工具,做到既能准确地表达语义,又能确切、透彻地理解语义,从而使信息传递和思想交流能更顺利地进行。 (来源:www.openedu.com.cn )

    【词义与语义及汉语外国借字】
     一、“自然语言”研究的难度
    以上是语言专家的分析,它实际上提供给我们一个思路,即“词义” 与“语义”是有差别的,在特定的“语境”中,“语义”的准确性判断更加重要,这也是计算机语言研究往“自然语言”过渡的一个难度很大问题。笔者在2004年6月12日(星期六)参加由清华大学牵头成立的“国际中文语言资源联盟”大会暨北京得意公司两周年庆典,聆听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微软中国研究院、公安部有关部门的中文语言语言研究专家学者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难题,才明白其中的想象难度。(《清华大学牵手产研商成立国际中文语言资源联盟》http://www.21dnn.net.cn/7440/2004/06/16/116@2112931.htm )
 
    二、汉语外国借字问题
   
     1、“博客”一词词源领先考证
    在众多关于Blog与“博客”一词译法的异议中,不外乎“准确”与“神译”之间“鱼与熊掌”是否同时兼得的问题。在淡这个问题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更正方兴东的一个误导,在本文开头引用的一文上,他认为:
    “博客”当然是个大家都陌生的名词,因为这个中文名字还是博客中国的王俊秀灵机一动的产物。博客的英文名词就是“Blog或Weblog”(指人时对应于Blogger),又一个典型的网络新事物,你查阅最新的英文词典也不可能查到。
    更正的依据是:
    一份叫《博客》的杂志是—份中国航空旅游指南杂志,它具有博览天下之旅客含义。这份杂志有一个“博客会”这样介绍:
    博客不是普通的客。他读万卷书,还行万里路。你是不是博客?请到这里来验证。这里是博客的乐园。(http://www.pooga.com.cn/about.htm )北京快乐旅途有限责任公司属下的《博客》杂志社拥有下列网站:

    域名: pooga.com.cn
    域名状态: ok
    注册者: 北京快乐旅途广告有限公司
    管理联系人电子邮件: v7v7@263.net
    所属注册商: 北京万维通港科技有限公司
    域名服务器: ns.dns.net.cn
    域名服务器: ns7.dns.net.cn
    注册日期: 2003-07-29 17:26
    过期日期: 2009-07-29 17:26

    笔者查阅该刊2002年2月号 全新改版创刊号,己见到“博客”字样(http://www.pooga.com.cn/index_pooga_2002.htm )而此时间比方兴东认为“博客”一词译法是“王俊秀灵机一动的产物”早至少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博客中国”网站是8月份才开的)。这也许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从尊重事实的角度讲,笔者在此作了一个小小考证。

    P.S  (http://pooga.hylzad.com/ad/index.htm ) 
《博客.中国航空旅游指南》杂志
    物理状态:《博客.中国航空旅游指南》为中国民航总局主管,中国
    民航宣传广告公司主办,北京快乐旅途广告有限公司独家承办。国
    际32开本,210页四色铜版纸印刷,月发行量为10万册,中国正式出
    版号码为:ISSN1001-9002/CN11-2748/K。广告许可证为:京东工商
    广字第725号,全国发行。

    人文状态:《博客.中国航空旅游指南》为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主管,
    她是目前中国旅游期刊业内,以绝无仅有的用书的理念造就旅游杂
    志丰富内涵于世界旅游宣传的“WTO”模式。由此深受广大中外读者的
    喜爱,并形成了收藏意义及二次、三次上市的销售业绩。

    运营状态:《博客.中国航空旅游指南》杂志,紧紧依靠中国民航
    总局的“人民航空为人民”的核心宗旨,为中国19大航空公司的三大
    航空集团服务。《博客.中国航空旅游指南》的资讯副刊,可以根
    据客户的要求登机宣传,将中国旅游的各种信息飞播向五大洲。目
    前中国民航飞机饱有量为540架,航线饱有量为1530条,《博客.中
    国航空旅游指南》就以此为强大的发行依托、市场运营依托和信息
    源依托,就此《博客.中国航空旅游指南》就成了令人信服、令客
    户满意的大众优质旅游传媒。此外在全国,共计128个机场,其中
    沿海城市占75%,《博客.中国航空旅游指南》以此为平台,塑造了
    她越发富有优势的传媒渠道。

    2、近代汉语外国借字“四大招式”
    下面是笔者从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罗常培(1899-1955)著《语言与文化》(北京出版社 ISBN 7-200-05076-8)一书P33-37介绍的“四大招式”:
   (甲)声音的替代(phonetic substitution) 就是把外国语词的声音转写下来,或混合外国语言和本地的意义造成新词。细分起来再可列作四目: (1)纯译音的 e.g 粤语“燕梳”(insure)--保险 ;(2)音兼义的 e.g 可口可乐(Coca-Cola);(3)音加义的 e.g 卡片(card); (4)译音误作译义的 e.g “爱美的”---amateur (非职业爱好者)“爱美的戏剧家”
   (乙)新谐音字(new phonetic-compound) e.g 泵(pump)
   (丙)借译词(loan-translation)e.g 佛经中“有情”(sattva)、因缘(hetupratyaya)
   (丁)描写词(descriptive form)e.g “西红柿”(tomato) 、“火柴”(match)

    3、Blog--“博客”一词译法归类
    如果依语言学大师罗常培的分法,Blog与“博客”一词译法应该归为(甲)“声音的替代”(3)音加义的,这是笔者的理解。

   【防止滥用“博客”一词】
    上面笔者对“博客”一词在近三年来的使用出处作了—个小考证,即“博客”一词已在旅游及网络中赋予了二个完全不同的含义,但是并不会有什么“著作权”之争,公众也易理解。下面要谈的这个问题则是对网络“博客”一词的反滥用意见。下面大家先看一下2004年7月6日来自专业媒体登载的二篇文章:
    《美通让博客(Blog)移动起来(MOBILE) 》(http://www.gamespot.net.cn/gamespot/news/story/0,1000000755,39215406,00.htm)
    《短信亮出绝对隐私 成名就在拇指之间(MOBILE) 》(http://www.gamespot.net.cn/gamespot/news/story/0,1000000755,39215406,00.htm)
    美通无线于1994年创建于硅谷。作为在中国推广无线互联的开端,1999年底,美通无线在中国开通了首个无线应用门户网站——掌门网,在移动梦网计划实施的第一个年头中,其短信业务量一直居于领先地位。在《美通让博客(Blog)移动起来(MOBILE) 》一文中,全国****的SP提供商美通无线全新打造的无线博客——“绝对隐私”将为中国的博客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出路。据笔者打电话向提供此稿的公关公司何小姐了解,其实是一种手机短信共享功能,它与“无线博客”基于用户端(MOBILE)信息向页面(web)发布的“Moblog”还不是一个概念。笔者曾希望何小姐作进一步解释,但是她希望由美通无线市场部的夏先生回复,由于—直等不到夏先生回复,因此笔者只能根据《短信亮出绝对隐私 成名就在拇指之间(MOBILE) 》一文的准确描绘,认为美通无线《美通让博客(Blog)移动起来(MOBILE) 》一文有滥用或误用“无线博客”一词之赚,是否如此,希望对此有了解者提供进一步披露。

    此文抄了很多别人知识,也算是对一直以来有争议的“博客”一词译法误传、误解作了一些多视野考证。希望它对研究“博客”文化在中国发展的人有一些启发。也欢迎msn bj1961sy@hotmail.com qq 13022830 进行讨论交流。

    sz1961sy 2004.07.07. 写于北京家中 16:12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须输入密码)
    主页:
    标题:
  收藏此页到365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