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bending Notes

转基因主粮安全性问题(94)转基因主粮安全论不可用李森科式推广

sz1961sy 发表于 2013/8/1 13:46: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什么是李森科式推广?李森科(T.D.Lysenko,1898—1976)是前苏联农学家、生物学家。曾提出与基因学说相对立的遗传学说,并进一步将他的观点普及化而提倡米丘林生物学,从而也与全世界生物学界在思想上处于对立的地位。经历过斯大林和赫鲁晓夫两个时代的苏联科技史上的“李森科事件”将苏联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引向了一个黑暗的深渊。李森科本学识浅薄、无甚建树,却荣居苏联科学院、列宁全苏科学院和乌克兰科学院的三科院士,他以“红衣主教”、首席科学家的淫威独霸苏联科学界三四十年。1930-1960年30年时间,在前苏联科技史上发生的“李森科事件”就是科学与政治斗争、政治权威取代科学权威裁决科学论争的可悲事件。有科技史学家认为,它导致前苏联的相关学科落后了二代人。(见百度百科《李森科事件》http://baike.baidu.com/view/749948.htm)

      为什么说转基因主粮安全论不可用李森科式推呢?因为转基因作物在国外基本上是牲畜饲料,或者生物能源材料,欧洲是立法严格禁止种植转基因作物,供牲畜食用的进口也有相关规制。以小麦为主粮的美国人民每天几乎吃进转基因作物比例很低,这是原来孟山都公司研究员、光明网专家专栏作者蒋继平先生(http://health.gmw.cn/2012-06/17/content_4366440.htm )的调查结论,蒋继平先从1986年到美国读完农学博士学位后,一直生活、工作在美国,而且一直从事转基因作物研究25年之久,他近日撰写的一稿《对中国决策机构在转基因问题上的几点建言 》(http://health.gmw.cn/2013-07/31/content_8468649.htm)指出:

      要做(转基因主粮)食品的长效毒理试验。现在的三个月的转基因产品的毒理试验是不科学的,是不完整的。需要提高这个毒理试验的标准,至少需要六个月以上,最好需要三代的观察试验。 用小白兔或者小白鼠作试验是可以接受的,但是, 最好是三代连续观察试验。这个道理很简单。拿马和驴的杂交来说, 那是种间杂交, 生下来的是骡子。从表面上看, 骡子是很正常的动物,而且从生理组分上来说,也是几乎与马和驴的组分差不多, 都是水,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组成的。要是我们在骡子生下来三个月之内给其做一些检测,如蛋白质, 脂肪等, 那一定是很正常的, 是不是?可是, 骡子不会生育,这个缺陷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转基因产品多数属于种间杂交,因而, 其产品对生殖方面的影响必须加以考虑。

      最近,中外主流媒体几乎异口同声传递一批同转基因主粮有利益相关的专家说词,以居高临下的口气告诉中国人民“转基因主粮绝对安全”,而且更有这一批人在8月1日以签名方式公开发表了《就“财经郎眼”和“解码财商”造谣转基因事件致国家广电总局的公开信》(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9942-713108.html ),然而,这封被科学界称之为用政治名义打压公众及媒体声音的公开信,让我们似乎看到了前苏联科技史上的“李森科事件”在中国的重演,它在21世纪公共事件中必须顾及公众(消费)“选择权”、“知情权”、“告知权”方面,人们难以对这一批同转基因主粮有利益相关的专家说词加分,而只会产生更加的质疑。

      笔者在此想提醒一下这些同转基因主粮有利益相关的专家你们真的敢面对媒体、面对公众、面对科学共同体讲清转基因主粮安全真相吗?!

     沈阳(sz1961sy)
     13:43 2013-8-1

P.S 《这些院士教授--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9177-713126.html

起草:《基因农业网》编辑部 笔者注,此网主编:方玄昌
 
联署签名(自愿联署,签名者请将真实姓名、单位、职务发送至《基因农业网》编辑部邮箱agrogene@caas.cn):

第一批签名名单如下:
刘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范云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戴景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
陈君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何祚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张启发(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
黄大昉(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贾士荣(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朱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卢宝荣(复旦大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主任,教授)
夏光敏(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彭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杨晓光(中国病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黄昆仑(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于营养工程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路兴波(山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
林拥军(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严建兵(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范敬群(华中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传媒中心)
章旺根(中种集团生命科学技术中心)
方舟子(科普作家,生物化学博士)
赵南元(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
纪小龙(武警总医院病理科主任、教授)
庆承瑞(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彭剑(华欢律师事务所主任)
吴兴川(科学公园主编)
林敏(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王志兴(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张春义(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陈茹梅(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张宏翔(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研究员)
倪汉祥(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研究员)
郝东云(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随时更新)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9942-713108.html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须输入密码)
    主页:
    标题:
  收藏此页到365Key